
2月28日下午,我校在创新创业学院110教室举行2025年《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50多名教师参加了此活动。
首先,创新创业学院和招生与就业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前的就业创业政策与形势,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就业指导课程骨干教师谭珊琦、朱文娟、刘伟雄、胡晓琰四位教师分别从就业形势研判、求职材料优化、面试技巧提升及就业流程和权益保障等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讲课思路与教学经验。随后,教师们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尤其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引发了参会教师们的热烈讨论。
教师们一致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情感的守护者和职业发展的“暗线导航”,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平衡薪资、兴趣、社会价值的关系,弥补学生的情感缺陷。同时,明确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要性,提出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人机协同模式,教师需要实现角色转变,从单纯的“技能传授者”向“人生设计师”转变,更多地从价值观塑造、情感关怀和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助力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AI工具提升就业竞争力。
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集体备课开阔了视野,为下一步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